兒童戲劇和兒童表演
2008年10月,仿照北京人藝劇場,博苑建成了兒童小劇場,硬件建成了,相應的軟件怎么跟上去?軟件跟上去了相應的宣傳和營銷活動怎么做?隨著博苑的小農場、小劇場、游泳館相繼落成,除了為幼兒園硬件設施樹立了一個嶄新標準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們展現出博苑自主創新、獨豎一幟的辦園理念與教育特色。
為什么要建小劇場?
小劇場建設對于博苑幼兒園是有重要意義的,它的建設是一個重要轉折,在此之前,博苑進行了持續兩年多的硬件改造,那些硬件改造一方面是不斷的改善在園孩子的教學、生活條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的吸引生源,小劇場的建設和以往不同,是在幼兒園已經滿員的情況下追求給孩子們提供更好舞臺的自我突破與創新,體現了我們不斷為孩子和家長主動創造新價值的愿望。
1、兒童戲劇和舞臺表演對于孩子的信心成長、才華表現、對外交流意義重大,小劇場的建成為開展相關的教學和活動提供了良好條件,進一步豐富了我們的教學內容,把多元智能理論中讓每個孩子表現出自己的優勢這個理論落實到現實中,并有了硬件依托。
2、每年的六一晚會和元旦演出都讓人心疼,孩子們精心準備的演出經常因為麥克風、音響等原因導致效果大受影響;家長們的熱情捧場因為溫度、座位、秩序等原因換來的卻是疲憊、遺憾。
3、回龍觀地區缺少孩子和家長們的親子劇場,建成小劇場,可以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小劇場的功能:
日常教學中的兒童當眾表演、表達自己;
舞蹈、武術、科學實驗、朗讀朗誦等帶有表演性質的課程;
班際、園際的兒童聯誼活動;
幼兒園小劇團的排練、演出;
帶有表演性質的舞蹈武術等課后興趣班的授課,為家長提供看臺座位;
興趣班的授課、排練、公演;
直營園、合作園的演出活動;
社區演出活動;
30到100人的會議、培訓活動;
幼兒園員工的舞會、卡拉OK活動;
其他適合的活動。
藝術時間:
藝術時間是為小朋友們展示自己的方方面面的才藝提供的專門舞臺,歌唱、舞蹈、器樂、朗誦、小品等小朋友的單人、多人或者親子演出都可以報名參加。參加藝術時間演出,孩子通過展示自己的優勢智能,可以很好發展自信心、合作意識、當眾表達等,而這些能力和心理變化又可以遷移到孩子成長的更多領域中去,孩子在舞臺上,家人在看臺上,也是非好的親子互動,對于親子溝通,互相鼓勵意義重大,孩子通過觀看其他小朋友的精彩演出,對自己也是學習和自我激勵的過程。
什么是兒童戲。
戲劇是一種藝術形式,兒童戲劇的文本是經過修改的,以適應兒童參與的需要,其目的不是娛樂,而是鼓勵兒童思考問題,感受各種情感,這時的劇場實際上已成為教育的空間,兒童既是觀眾又是演員,他們不受限制、約束,可隨時給演員提建議,兒童年齡越小表演得會越自然,這時的孩子就成為演員、觀眾、導演、劇作家、舞臺設計者、評論家等,他們會在一個虛構的世界里探索和檢驗自己的想法、同他人的各種關系,借用戲劇的表現形式積極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從這樣一個有趣的領域中,孩子能夠感受到世界,體驗到快樂;并且在假裝扮演中孩子能分享到別人的感受和認知,會逐漸改變他們對周圍事物的偏見。
可見西方兒童的戲劇教育充分關注到了兒童的參與性、主動性、創造性,最大程度地激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美國的兒童戲劇學者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提出了“創造性戲劇”的概念,美國學者艾約克對創造性戲劇帶給兒童的作用進行了總結,具體包括創造性、敏感性、流暢性、靈活性、想象力、情緒穩定性、社會合作能力、道德態度、身體平衡協調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就其中創造性而言,兒童在創造性戲劇活動中,要把自己完全放置到某一個角色上,自由地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思想、感受,這樣使得孩子自身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美國兒童戲劇學者麥凱瑟林進一步強調創造性戲劇是通過戲劇培養兒童的批判性思考和創造性進行表達的,即關注兒童在戲劇中面臨各種矛盾、沖突、問題時的應變能力,比如,在一次“冬天里的小鳥”的創造性戲劇主題活動中,他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一只受傷的小鳥遇到了自私的樹和友好的樹,然后由兒童設想接下來發生的故事情節,裝扮成受傷小鳥的兒童面對傷痛、寒冷、饑餓,想辦法尋找幫助,而面對受傷小鳥的大樹也會有它們自己的想法。
創造性戲劇正是通過兒童在戲劇扮演中嘗試各種解決辦法,促使兒童在“演戲”中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各種關系和問題,從而豐富了兒童的各種經驗,因此,創造性戲劇的教育目的不是戲劇作品的創造,而是通過戲劇來培養兒童的批判性思考和創造性表達。
治療戲劇在兒童戲劇教育領域的出現,更加有力地證明了戲劇的心理治療價值,尤其是對有心理障礙的特殊兒童的心理疏導手段。他讓兒童玩一種“即興戲劇”的游戲,先確定一個故事,如,格林童話的“小紅帽”讓孩子們各自扮演一個角色,他們不必背臺詞,而是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揣摸角色的心理,自己創作對白;指導者可以隨時為其做些提示或引導,并對孩子們的活動進行心理分析,莫利諾博士發現,對許多孩子來說,隨著表演次數的增加,攻擊性強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平和;膽小緊張的孩子則變得越來越勇敢,并使孩子們的情感得到釋放和宣泄。
戲劇作為促進兒童發展的手段,對兒童的認知、社會適應性和情感等心理的健康發展有其特有的教育作用。在家庭中,我們也可以嘗試這種教育方式,設定一個主題,可以是童話故事或者是身邊發生的故事,由孩子和家庭成員擔任不同的角色,讓孩子在這種藝術表演的形式中學會思考、學會生活。
兒童戲劇課程怎樣上:
兒童戲劇是一個發揮孩子特長、開發孩子潛能、拓展孩子思維、增加孩子交往、培養孩子合作、鍛煉孩子語言的綜合課程。課程由創意、排練、公演三部分組成。小劇團吸收4歲到12歲兒童為團員。
劇團演出劇目以中外著名童話故事和美德故事等為藍本,老師用多媒體的方式引入課程,團員們一起討論一起創意劇情,初步形成劇本,然后在老師幫助下形成可執行的具有孩子獨特視野的劇情的新劇本。
排練是孩子們各展所能的過程,大家的分工和角色不是由老師指派的,而是根據孩子的能力和愛好來分配,孩子們的排練是一個交流、合作、發揮優勢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里,自信、團隊、合作、執行等金子般的品質將悄然形成。
公演將在燈光、音響、觀眾席齊備的小劇場進行,每一次公演都將邀請家長親朋和演員們的小伙伴參加,每一次公演都是孩子們的盛會,之后,孩子和家長還可以獲得公演的錄像光盤。
小劇團將伴隨孩子的成長,將成為孩子們心靈成長的美麗家園,每個劇團將持續穩定存在和發展,給孩子們提供新的舞臺,也給家長朋友們新的視角來發現自己的孩子。
兒童戲劇課程在幼兒園里全面實施的方案
兒童戲劇要在幼兒園里全面實施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工作,我們把本工作的實施分成兩部分:
一是在班級里的實施,就是每個班級都要在一個學年里根據本班情況排演三部以上的劇目,具體的數量要根據本班情況決定,經費問題涉及場地使用、道具制作、教師補貼由幼兒園承擔,孩子服裝飾物方面的主要以師生共同創建為主,需要采購成品的要有孩子家長承擔,之后歸屬孩子個人所有。教學指導問題有幼兒園聘請專業教師和本園骨干教師組成課題組,每周進行一次課題研討,解決排演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場地問題道具制作、角色分配、臺詞討論等工作在本班進行,合練在小劇場進行,小劇場工作時間使用要和朱玲預約,避免撞車。
二是在幼兒園里的實施,就是建立混齡的小劇團,小劇團的排練和演出要在課外時間進行,要由課題組指導老師授課,教學和演出等工作要成為全園的示范,每月應有公演,為兒童戲劇教學建立一個標準,混齡小劇團參照興趣班收費標準收費,所得經費用于課題發展,對園內孩子收費要優惠于園外孩子,園外孩子組成的小劇團要在周末或者幼兒園興趣班結束之后開始進行,混齡小劇團的服裝道具等由課題組掌握經費采購,之后按劇目收集整理,以備后來劇團使用。